【文章导读】 
 
一、学院介绍 
 
二、专业介绍 
 
三、参考书目介绍 
 
四、历年报录比及分数线 
 
五、初复试占比+复试成绩计算方法 
 
六、23考研真题 
 
七、24 考研全年复习备考规划 
 
八、总结 
 
学院介绍 
 
 
你知道的:“土豪大学”、“网红大学” 
 
双非top大学(腾讯马化腾校友) 
 
奖助学金丰厚、一年所获奖助学金可超过10万元 
 
依托深圳特区,实习资源丰富(体验被一众宇宙大厂如腾讯、阿里、字节环绕的开心吧) 
 
 
实际的深大:自由&学术、多样发展的可能性 
 
(深大的传播学院属于王牌学院) 
 
学科建设高(A类),新闻传播类学科全国第18 
 
师资力量雄厚(业界大牛如常江教授、巢乃鹏院长、何道宽老教授) 
 
学术资源丰富(承办全国会议/讲座/展览等)(享受近距离学术追星) 
 
专业介绍 
 
1、学硕培养方向 
 
传播学 
 
本方向突出媒体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研究,特别重视采取科学的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方法,集中研究新媒体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研究网络和新媒体传播对社会群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深刻影响。 
 
新闻学 
 
本学科方向包括中外新闻理论和新闻史研究、新闻实务研究及新闻体制改革研究。立足于广东和深圳新闻传媒改革和发展实践,研究主流媒体集团的体制改革、对外传播发展以及港澳台新闻业和亚太地区新闻传播业的发展等。 
 
广告与传媒经济 
 
本学科研究方向从媒体、产品市场及消费者三个维度研究广告运动、广告策划和广告创意、广告法规建设、广告的科学监管、广告受众效果、广告心理、广告媒体等,将传播学与市场营销学、统计学、心理学、符号学等有机结合,既研究广告科学理论,也研究广告实务和运营管理。 
 
视觉传播与创意产业 
 
本研究方向立足媒体经济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实践,开展媒体与信息社会、文化经济、城市发展、公共政策、文化地理等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关注基于媒体的音乐、动漫、游戏、影视、艺术、设计等内容价值实现方式,而且关注媒体在其他文化领域如博物馆、艺术经济、文化旅游、文化政策、知识产权、全民创意等方面的作用。 
 
2、专硕和学硕的区别 
 
注意: 
 
(1)考试范围: 
 
学硕大于专硕,学硕比起专硕还多了媒体文化部分。 
 
(2)考试题型: 
 
学硕广告不考策划,专硕需要考,学硕更倾向于理论知识。 
 
(3)竞争角度: 
 
专硕容易一点但竞争力更大,学硕难度大一点,但竞争力会小一些。 
 
3、奖助体系 
 
助学金:8000/年 
 
参考书目 
 
1、传播学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必看) 
 
《传播学引论》李彬著(补充) 
 
 
2、新闻学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著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著 
 
3、广告学 
《广告学概论》陈培爱著 
 
4、进阶阅读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著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著 
 
5、媒体文化(基础入门必看) 
 
 
《文化研究》陶东风,和磊著 
 
《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陆扬,王磊著 
 
 
6、必看进阶书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七版)》斯道雷著,常江译 
 
《传播符号学》李彬著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著 
 
学硕历年报录比 
 
 
【考情分析】 
 
招生人数:学院扩招,统考PK推免基本持平大概 1:1(统考实际录取人数一般在23人左右) 
 
竞争难度:学硕竞争小于专硕,报考人数较稳定(学硕难度系数高) 
 
如何入围:看排名而非分数(前30名即有机会进入复试) 
 
目标设定:专业课不偏科(稳住底盘)+公共课中上(锦上添花) 
 
初复试占比+复试成绩计算方法 
 
复试成绩计算方式 
 
1、复试总分300分:英语100分、专业课80分、综合题120分 
 
2、平均分排名:3-5位深大新传导师进行评分 
 
3、线上or线下:23年线下也没有笔试环节 
 
初复试占比: 
 
深大的录取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1:1比例】 
 
复试里面的1分和初试的1分是同等价值含量的。 
 
考研真题 
 
1、专业课703真题解析 
 
题型+出题风格 
 
 
703卷:满分150 
 
简答题(5*10) 
 
论述题(2*25) 
 
实务评论(1*50) 
 
传播学 
 
①简答题: 
 
基础细节知识点以及结合运用 
 
②论述题: 
 
传播效果非常重要,近几年年年都有且考察角度新颖 
 
新闻学 
 
①简答题: 
 
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理论延伸考察 
 
②论述题:宏观维度思考新闻学的兴衰&自救;学术前沿 
 
广告学 
 
①简答题: 
 
理论知识考察较细但不难,难度在于理解题目 
 
②论述题: 
 
除了宏观看待广告业发展近几年考察前沿知识和院校老师研究方向 
 
2、专业课930真题解析 
 
题型+出题风格 
 
  
930卷:满分150 
 
简答题(5*10) 
 
论述题(2*25) 
 
创意作文/研究方法(1*50) 
 
学派学者观点(简答题) 
 
可以提前准备好,学者观点考察非常细致且会隔年重复考。 
 
词条(简答题) 
 
关于一些抽象性、概括性概念,考察是否可以从已学来灵活运用。还有一些具体考法可以大致分为关系类、特征类、概念类、看法类。 
 
综合考察 
 
(简答题/论述题/创意作文/研究方法) 
 
此类题目对于理论运用和现实社会思考的要求很高,可以就“视觉、消费、性别、亚文化、技术”等准备相关专题,需要多看院校老师论文更需要对真题考察知识点进行总结,总结出一些930常考方向(如性别、权力、视听、技术等)。 
 
24考研全年复习备考规划 
 
专业课全程备考规划 
 
【阶段一】6月前 
 
(1)基础书目笔记整理 
 
(2)建立基础学科框架 
 
【阶段二】7&8月 
 
(1)基础知识背诵、进阶书目阅读 
 
(2)文化研究看书&学派学者词条整理 
 
(3)实务课程 
 
(4)看论文&基础专题整理 
 
(5)答题训练开始(基础题型) 
 
(6)真题分析 
 
【阶段三】9&10月 
 
(1)专业二为重点,往年真题练习&围绕考纲整理(2)词条 
 
(3)大量看论文并整理热点专题 
 
(4)答题训练(周练) 
 
(5)基础知识背诵 
 
【阶段四】11&12月 
 
(1)补充前沿知识点&导师研究方向 
 
(2)不断复盘专题笔记并记忆 
 
(3)加大答题训练(组队每日练框架) 
 
公共课课全程备考规划 
 
【英语一】 
 
1、暑假: 
 
单词、阅读一刷(至少)、小作文(话题类型明确,可趁暑假任务不赶提前准备)。 
 
2、9-10月: 
 
单词、阅读二刷(总结题型技巧)、三小门开始看网课、作文。 
 
3、11-12月: 
 
单词、阅读三刷(保持冲刺状态,可刷错题)、作文背诵&练习、限时模考。 
 
【政治】 
 
1、7-8月 基础知识阶段 
 
①听课(推荐徐涛老师)or直接看精讲精练 
 
②1000题1刷(前期有质量地刷,错题都要回到讲义看看原知识点)+整理错题(以知识点形式整理错题) 
 
2、9-10月 进阶阶段 
 
①腿姐背诵手册熟记(上篇复习知识点+下篇记忆细节帽子题) 
 
②1000题2刷+刷其他题库(仍需要弄懂题目背后知识点,背诵手册没有部分仍要回到精讲精练,二刷给自己最后一次机会去复习完整知识点) 
 
3、11-12月 冲刺阶段 
 
①背诵手册继续熟记,同时加入一些总结性知识点清单 
 
②加大刷题量&不断复盘错题(各模拟卷) 
 
③时政背诵+大题背诵 
 
总结 
 
1、思考带来自主性 
 
将脑子闲下来时间来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零碎时间可以用来背单词,但我更加建议用来反思自己今天学了什么、对于学科你是否有进一步理解、自己接下来要怎么做。反思是痛苦的但避不可避。 
 
2、学习要抓住大盘和主线 
 
(1)回归基础: 
 
到中后期会陷入过度追求深度的竞技心理(特别是媒体文化),其实一张试卷搞定基础大盘才是入门砖,其他是锦上添花。 
 
(2)思维导图: 
 
知识不是孤立的,知识点串联可以帮助自己灵活面对一些没准备的难题。 
 
(3)时刻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整体规划&月度复盘 
 
高分同学的秘诀肯定是不断尝试规划好自己时间安排和及时学习复盘,做到对自己任务安排和时间安排都了如指掌的安心。 
 
非常需要提前规划和时常反思自己学了什么和未来要学什么: 
 
首先,对备考时间分阶段进行整理规划(暑假前为基础阶段、9&10月为进阶阶段、11&12月为冲刺阶段); 
 
接着,按每个月来设定具体任务,先月初设定学习任务,月末复盘看看欠缺什么,再机动地安排下个月。  
 
 
 |